来源:科技日报 记者:华凌 时间:2014-01-03
空气不是一天被污染的,同样,治理污染也需要长期的过程。以北京出台的《北京市2012—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》为例,2015年,PM2.5浓度要下降到60mg/m3;2020年,PM2.5浓度控制在50mg/m3以下,比2010年减少30%,相当于目前密云水库上空的空气质量;按照世贸组织为发展中国家设定的最低空气质量标准,年均浓度要达到35mg/m3,预计到2030年才可能实现。
为此,我国在去年集中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,其中最严格的要数去年秋天的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大气“国十条”)。这项计划被称为最严大气治理政策,其制定过程可谓一波三折,未来的政策落实也备受关注。
如何把这些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呢?
为进一步助力这个计划的实施,日前政府官员、专家及学者纷纷热议,就如何夯实法律法规治霾除污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治霾应纳入政绩考核体系
主持人:我国史上最严的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在PM2.5治理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。为了将其更好的落实,有专家学者建议把将治理城市灰霾效果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,以作为各种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。对此,我国政府层面是否会有所考虑?
郝吉明:近两年,中国空气质量出现问题,特别是今年1月份北京及中东部地区出现了长时间、大面积灰霾污染,受影响人口达8.5亿之多,这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,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治污“国十条”是空气质量管理的重大举措。从国家的层面来看,这个计划不仅仅强调了末端治理,更多是从优化产业结构、调整能源构成等影响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些根本性措施入手,比如对钢铁行业、煤炭业清洁高效的利用等做出相关规定,强调从控制污染的源头入手。
标准须以公众健康为先
主持人: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“对人类致癌”,危险程度与烟草同级。2010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,22.3万人是因大气污染患癌。政府在制定相关空气质量标准时,将如何体现置公众健康于首位呢?
郝吉明:我国于2012年颁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战略研究,将PM2.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。到目前为止,这是所有有关空气质量标准中唯一由国务院讨论后发布的,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关切,是一个重大进展。